发布时间:2023-6-4 分类: 行业资讯
文本/东也下降
近日,腾讯测试了一款名为“老友记”的社交App,该App并未正式上架,腾讯也未置评,但邀请码已经传开,引起了网友的关注。
据已知信息,这款由腾讯“朋友圈”演变而来的App与脸书和人人网颇为相似。与腾讯,现有的“全民”社交软件微信和QQ相比,“朋友”的社交关系链更加开放。在实名认证的基础上,好友列表开放,用户的兴趣爱好也公开展示,都是为了让用户在熟人社会化的基础上体验开放的社会化。
然而,已经拥有微信和QQ,两个社交软件的腾讯,为什么要推出新的社交App呢?此外,不仅是腾讯,新浪,搜狐和阿里最近也推出了绿洲、狐友,和联系人等社交产品。驱动力是什么?
首先,腾讯重启“朋友”,不能保证“国家级”应用
“朋友圈”是从腾讯,的老社交产品“朋友圈”演变而来的,它具有会议、圈子、聊天等多种功能。“见面”可以根据用户填写的信息、兴趣、公司和机构的信息,以及性别、爱情、朋友等选项,匹配相应的朋友,向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人。
“圈”的功能有点类似于人人网。有三类:朋友,同一所学校,同一座城市。可以浏览不同类别好友发的朋友圈。按照这个分类,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熟人的动态,还可以看到老同学或者附近人的动态。
与微信或QQ,有图片、语音和视频不同,聊天非常简单,只能发送单词和表情符号。
从这些功能来看,腾讯可能想把“朋友圈”变成一个“半熟人”的社交平台,这与微信和QQ的熟人大不相同据腾讯财经报道,今年第三季度,月活微信和微信合并账户数达到11.51亿,同比增长6%,但月活, QQ用户数达到7.31亿,同比下降8.9%,熟人社交的增长空间已经见顶。
其实从我们平时使用微信和QQ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,微信诞生的时候,每个人都非常愿意真诚地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想法。慢慢有一些变化。有些人被亲戚朋友催促结婚,因为他们过着单身生活。有些人分享自己的想法,导致意见不一致,甚至无缘无故的谩骂。有些人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网红美食,但他们根本不吃。有些人被罪犯从他们的朋友圈偷走了.指指点点,语言暴力,虚荣炫耀,甚至“危险”,朋友圈不再是真诚分享状态的净土,而是
这不是腾讯想要的,相信也不会是任何社交平台的初衷。因此,腾讯引入“朋友圈”大概是希望通过半熟人的动态和分类,简单的聊天界面,来拓展社交空间,而不局限于“熟人社交”,净化社交环境,给用户更好的体验。
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互联网行业,会发现不仅腾讯在做“朋友圈”的内测,微博、阿里、搜狐等互联网巨头最近也在推出新的社交产品,那么他们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呢?
第二,搜狐,微博、阿里先后出手,从“垄断”的社会市场抢占美食
今年6月,搜狐社交产品“狐友”正式版上线;新浪微博今年9月3日推出“绿洲”测试版;Baba,阿里,也在9月24日被曝光,其美甲部门重启了社交产品“来来去去”,并推出了新的社交产品“真实如我”。
从时间上看,几大巨头的社交产品在接近的时间上线,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在当前“垄断”的社交市场中寻找机会。虽然微信在社交领域占据主导地位,拥有相当大的用户规模,但微信注重熟人社交,所以微信没有考虑到的为其他类型社交产品的诞生提供了机会。
此外,微信拥有成熟的生态系统和用户体系,并获得多个平台的授权。我们登录很多平台,可以直接把微信和QQ,联系起来,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粘性。社交元素是互联网行业的“香饽饽”,这种与多个互联网平台关联的体系是每个互联网企业都想拥有的,也是巨头们深化社交领域的重要动力。
但是在动机上,不同的巨头还是有差异的。
狐友以“扩大我的社交圈”为口号,主要面向90后和95后的移动应用,重点是年轻人的社会化。秉承“用户平等,注重隐私”的理念,他增加了基于图片的智能语料库推荐等有趣的功能,希望对年轻人有更多的吸引力。
如今互联网江湖第一梯队已经没有搜狐,的容身之地,但搜狐并不满足于现状,需要想办法在互联网迅速崛起,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,甚至重回第一梯队的位置。社会化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而狐友正是这一战略的产物。
阿里是电商领域的巨头,但一直想社交,却屡遭挫败。2013年以来,阿里在交易所投入大量发展资金,动员阿里全体员工使用交易所。但或许擅长电商的阿里,缺乏社交基因,又因为传播本身没有太多新意和亮点,所以没有成为爆款,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。
然而,阿里并没有和解。毕竟阿里不满足于只做电商,而是在很多方面都尝试过。社会化是绝对不能忽视的,因为对于电商来说,用户生态是不可或缺的。即使失败了,阿里也不想放弃,希望通过来回奔波在社会领域发大财。
虽然新浪在同类产品中以微博为主导,但微博中的限流、热搜、水军现象日益严重,很多用户认为微博中的“戾气”很重。另外微博广告多,信息时间线容易混淆,垃圾信息时有出现,用户体验非常不好。
因此,为了给用户更好的社交环境,防止用户流失,新浪推出了以“刷新社交圈”为重点的“绿洲”。相比微博,页面更简洁,广告、促销等杂七杂八的信息更少。
可见,巨头们的目的各不相同,但最终都希望在成熟且“垄断”的社会领域获得食物。那么他们还有机会吗?
第三,机会仍然存在,但需要切入点和机会
纵观整个社会领域的发展,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社会产品似乎都有一个生命周期。对于人类来说,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,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,转化为社会层面,即好奇、恐惧、优越感和归属感。
当一个新的社交产品和功能出现时,用户往往带着好奇心去尝试,期待它能给自己带来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新鲜的体验;
之后,社交产品中还有一些具有延续特性的功能,比如签到、打卡等。因为我们已经付出了沉没成本,所以害怕失去签到奖励,这会促使用户不断频繁进入平台。另外,如果其他人在社交产品中分享的新闻比自己多,发布的新闻比自己多,也会给我们一种被淘汰的恐惧,促使用户增加活跃度,发送更多动态、获得更多关注和评论的用户会有一种优越感;
人们迫切需要归属感。没有社会联系就没有参照物,人很难知道自己在哪里。因此,我们会积极与他人联系,在志同道合的人中间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。
本质上,社交产品利用这种用户心理来完成推广和用户沉淀。然而,问题是新鲜感迟早会过去。当一个社交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时,人的优越感会下降,而好奇心和恐惧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,看多了会变得疲惫。
当心理需求失败时,用户会逃离一个社交产品,重新寻找能够满足心理需求的社交产品。现有的社交产品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这个问题,所以巨头们此时在入局还是有机会的。
但要抓住这个机会,切入点很重要。虽然用户需要不断寻找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产品,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还是不一样的。中老年人可能更喜欢熟人社交,没有太多动力去拓展人际关系。精力充沛、乐于尝试的年轻人永远是互联网新产品的重要用户。
虽然现有的社交产品很多,但年轻人的需求更加多样化。他们数量庞大,有相当大的消费能力,总是会被新产品吸引。从上述新产品的功能也可以看出,巨头们深度介入社交领域,将年轻用户作为重要切入点。
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社交产品,现有的最终会被淘汰。但是没有人知道什么会取代他们。所以,入局在社会领域还不算晚,关键是找准起点,找准合适的时机。这还没有发生,也许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。